發布時間:2020-11-11
瀏覽次數:1364
碳酸鈣是一種無味、無臭的白色固體狀無機化合物。又名灰石、石灰石、石粉。天然碳酸鈣存在于方解石、冰洲石、文石等礦物中;也存在于大理巖、漢白玉、石灰巖、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石灰華、白堊土等巖石中;亦存在于動物骨骼或外殼。
根據碳酸鈣生產方法的不同,可以將碳酸鈣分為重質碳酸鈣、輕質碳酸鈣、膠體碳酸鈣和晶體碳酸鈣。
碳酸鈣特性
碳酸鈣為白色固體狀,無味、無臭。有無定型和結晶型兩種形態。結晶型中又可分為斜方晶系和六方晶系,呈柱狀或菱形。相對密度2.71。825~896.6℃分解,在約825℃時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熔點1339℃,10.7MPa下熔點為1289℃。難溶于水和醇。與稀酸反應,同時放出二氧化碳,呈放熱反應。也溶于氯化銨溶液。幾乎不溶于水。遇稀醋酸、稀鹽酸、稀硝酸發生泡沸,并溶解。在101.325千帕下加熱到900℃時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在一大氣壓下將碳酸鈣加熱到900℃會分解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改性碳酸鈣
所謂改性碳酸鈣是指將重質碳酸鈣或輕質碳酸鈣表面進行活化處理制得,不但疏水化而且活性化,所以習慣上把改性碳酸鈣都稱為活性碳酸鈣。我國地域遼闊,擁有豐富質優的石灰石礦,積極開發活性碳酸鈣的生產,對滿足橡膠、塑料、造紙、涂料等工業的需要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經改性處理后的碳酸鈣粉體,表面形成一種特殊的包層結構,能明顯改善在聚烯烴等高聚物基體中的分散性和親和性,并且能與高聚物基體間產生界面作用,從而提高制品的抗沖擊強度,是一種性能優良的增量型填充料。
改性碳酸鈣對一般橡膠、塑料制品均具有一定補強性,改善無機填料與樹脂的相容性,從而改善制品的機械性能、加工性能,提高復合材料的熱穩定性,實現高填充。pvc管材、板材、電纜料等,可提高復合材料熱穩定性、表面光潔度、填料填充量,減少樹脂用量,降低成本。pp、pe、橡膠等,特別適用pvc管材,可提高復合材料熱穩定性、表面光潔度、填料填充量,減少樹脂用量,降低成本。
01
碳酸鈣的正面改性
碳酸鈣的正面改性作用中的普遍改性功效包括
1)提高復合材料的剛性,
2)提高復合材料的尺寸穩定性,
3)提高復合材料的耐熱性以及改善薄膜的抗撕裂性能等。
特殊改性性能包括
(1)對拉伸和沖擊性能的影響
(2)燃燒時的抑煙作用
(3)抗粘連
(4)增大導熱速率
(5)提高流動性
(6)替代部分白色顏料
(7)增加透氣性能
(8)促進制品降解性能
(9)起到成核作用
(10)降低PA塑料的吸水性
(11)改善表面性能
(12)促進發泡等
除此之外改性碳酸鈣還有著節省石油資源和賦予環保性能等的環保功效。
02
碳酸鈣的負面改性
碳酸鈣的負面改性包括
(1)增大復合材料密度
(2)降低復合材料的光澤
(3)降低復合材料的透明性
(4)降低復合材料的斷裂伸長率
(5)大多數情況降低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和沖擊強度
(6)增大應力發白現象
(7)加速制品的老化
(8)降低材料之間的連接強度等。
相關新聞